首页 > 中国新闻
增进了解 发展友谊 加强合作——李鹏委员长在印度国际中心的演讲

2001-01-14 18:58
  2001年1月1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印度国际中心发表题为《增进了解 发展友谊 加强合作》的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增进了解 发展友谊 加强合作
               —李鹏委员长在印度国际中心的演讲

                (二00一年一月十三日)

尊敬的赫普图拉女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人类刚刚步入新世纪和新千年之际,我很荣幸再度应邀访问美丽的印度。我愿代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国人民,向多年来关心中印友好合作关系的新老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勤劳智慧的印度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全世界人民正回首既往,展望未来。

  20世纪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同时,人民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印度和中国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就是这个世纪的两个伟大事件。20世纪里,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科技革命带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时代。

  中国人民对新世纪充满信心。我们希望,新世纪将成为各国人民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各种文明彼此借鉴、共同进步的世纪。

  当今世界正出现两大趋势,一是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二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全球化。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是:推动多极化进程以维护世界和平,驾驭全球化浪潮以实现共同发展,进而在新世纪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民主。我们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每个国家在世界上都有其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各国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特点,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际事务纷繁复杂,由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来主宰,既不公正,也不可能。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协商解决,全球性的挑战要靠各国合作应对,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来掌握。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不可回避的现实,有利于各国扩大资金来源、引进先进技术、借鉴管理经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经济发展。当然,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不断拉大,南北矛盾进一步突出。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维护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的严峻挑战。全球化应惠及全球。我们需要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赢、共存和共同发展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应努力使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争取实现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中印两国对国际社会承担着重要责任,并且做出了自己的贡献。47年前,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共同倡导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这是一棵从东方文明和时代精神中汲取营养的常青之树。尼赫鲁先生曾说过:“ 如果所有国家都确认这些原则,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冲突和战争。”邓小平先生则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而且还将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推进中印两大文明的交融,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鸠摩罗什和达摩负笈东行,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佛教真传。法显和玄奘西游佛国,他们的著作为印度人民留下了关于印度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载。近代以来,我们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曾互相同情、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柯棣华大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历史要求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为中印友谊再写新的篇章。早在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表示过,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一千多年来是如此,今后相信也将是如此。

  现实要求我们在21世纪将中印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中印之间的共同点远要大于两国间的分歧,中印友好具有充分的理由,两国人民应该成为好邻居和好朋友。

  中印同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两国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互为邻国,又都面临努力实现现代化、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都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睦相处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两国国情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又都在进行全面经济改革,双方在许多领域可相互学习和借鉴。

  江泽民主席1996年访问贵国时,我们双方确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印友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去年纳拉亚南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再次确认中印之间互不视对方为威胁或对手,重申继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国领导人还就如何推进中印友好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所有这些均为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在此,我愿进一步就中国对印政策的基本点向各位作一简单介绍。

  我们强调与印度睦邻友好。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发展同印度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们的一贯方针,也是中国周边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我们从不把印度视为威胁,我们也无意威胁别的国家或寻求任何势力范围。

  我们希望与印度扩大经贸合作。在过去十年里,两国经贸关系有了很大进展,双边贸易额增加了十倍。但现有的合作水平与我们两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还很不相称,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共同开发。

  我们愿与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我们充分肯定两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已进行的合作,认为中印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而且能够更积极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重视与印度增进了解和互信。我们认为中印间确实还存在相互了解不够的问题,增进了解和互信是目前发展两国关系的当务之急。我们并不回避两国间存在的问题和分歧,也希望两国有远见的政治家拿出勇气和决心为解决这些分歧和问题作出努力。但同时我们认为,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关系的障碍,而积极发展两国关系将会为最终解决这些分歧和问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发展与富强的印度,欢迎印度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最近十年来,印度经济以年均6%以上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软件业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祝贺印度独立50多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赞赏印度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而作出的努力。

  中国愿意与南亚所有国家保持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南亚地区与中国毗邻,中国真诚地希望南亚长期和平、稳定与发展;希望南亚各国都能平等相待,和睦相处,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中国支持一切有利于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支持南亚的区域合作进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和印度一样,在近代史上是一个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社会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不断增强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实施邓小平先生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2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尤为突出,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增长9%的速度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两步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现在中国正在制定新的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规划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即比2000年增加一倍,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将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的发展,将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们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今后中国仍将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在充分保证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依法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人权与民主,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确保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印两国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中国全国人大和印度议会之间仍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通过议会的交往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和印度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并带动亚洲长期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地位。但是在近代,亚洲落后了。自20世纪下半叶起,亚洲开始了伟大的复兴。中印两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道,对亚洲的未来负有共同的责任。在新的世纪里,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让我们携手合作,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