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新闻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在欧中非三方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06-29 00:00

  尊敬的卡洛尔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各位专家学者,

  很高兴应欧盟委员会邀请来布鲁塞尔参加本次欧中非三方研讨会,并就中国对非政策做主旨发言,感谢欧方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这次研讨会为中欧非在三方框架下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探讨合作提供了一次良机,相信大家都能本着理性务实、求同存异的精神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充分交流和研讨。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欧盟、非洲都是国际社会重要成员,彼此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都致力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当前中非、中欧、欧非关系都处在新的、重要的历史阶段,中欧非三方利益交汇不断扩大。中欧非三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是三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中方愿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此,我愿就中国对非政策介绍一些情况和看法,希望对于大家了解和认识中非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作有所裨益。

  各位同事,各位专家学者,

  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并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这一关系有着5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非双方几代人共同努力特别是几代领导人精心培育的结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半个多世纪来,无论在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中,还是在建设各自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的征程中,中非双方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年来中非关系在传统友好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内容、取得新发展,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本质特征始终未变。在去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双方确立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既是中非长期友好的必然结果,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非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指明了方向。

  中国对非政策是一贯的,也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不断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对非关系中,中方始终遵循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原则。中国发展对非关系,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无意影响其他国家同这个地区的关系。中国坚持通过协调、合作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在非洲的某些分歧,愿意与国际社会各方在各自对非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为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上述原则既是中国基于自身利益长期坚持的政策取向,也是中国着眼于促进非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做出的郑重承诺。

  各位同事,各位专家学者,

  中非合作是中非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非在经济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非合作同样不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而是贯穿中非关系发展的始终。当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中非双方共同面临的首要任务,中非合作在中非关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50多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了包括对非援助、互利合作在内的形式多样的务实合作,迄今中方共帮助非洲建设了900多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派遣医疗队员1.6万人次,提供政府奖学金2万多人次,仅2004至2006年三年就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才1.26万人。2006年中非贸易额达到55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截至2006年底,中国各类对非投资累计达117亿美元。

  中非合作是平等互惠的,建立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基础之上,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准则。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人力资源建设等领域都开展了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在非洲国家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有利于非洲国家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给广大非洲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使不少非洲国家节省了外汇开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扩大内需。中国政府不鼓励中国企业通过单纯的出口数量增长挤占别国市场。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尤其是加强对关系非洲民生领域的投资。中国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以解决部分非洲国家对有关贸易问题的关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中非经贸深入发展中局部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各位同事,各位专家学者,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中国政府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是中方根据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和中国自身能力制定的,目的是支持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非洲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中非合作不断发展,受到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普遍欢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北京峰会成果。今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非洲8国,全面启动了中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随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又先后访问非洲。在峰会结束后短短半年内,中国3位领导人访问了13个非洲国家,将中方落实8项政策措施的成果送到非洲人民的手中,表明了中国政府信守承诺,真心诚意支持和帮助非洲发展的良好愿望。峰会后,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即启动峰会成果落实工作,根据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并结合具体项目情况,对后续行动特别是8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进行了统筹规划。中方多次派出考察组赴非洲国家听取非方对实施项目的具体意见。

  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8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中国已与1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与26个非洲国家办理了免关税换文。中国承诺援建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已于5月25日“非洲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奠基仪式。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中非发展基金”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文化、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也全面展开。2007年,中方计划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才5000名;向15个非洲国家派遣45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向33个疟疾疫情较重的非洲国家提供一批特效青蒿素类药品,设立1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12个非洲国家派遣114名志愿者。

  各位同事,各位专家学者,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和舆论对中非关系关注增加,大多数评价客观、积极,但也有一些看法和论调与事实不符。对此,我愿表明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人民同广大非洲人民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和斗争经历,一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压迫、奴役行径。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从不把自己的意志以及不平等做法强加于其他国家。基于这一原则,中国一贯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把援助作为政治施压的工具,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第二,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实施良好治理,也以适当方式与他们就治国理政进行交流。中方同时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的前提,也是非洲面临的现实挑战。事实上,中非加强合作有助于非洲国家保持稳定、增强治理能力。国际社会应将关注重点更多放在支持非洲国家维护稳定、发展经济上。

  第三,非洲能源资源丰富,生产的石油79%用于出口。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非洲能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能源资源合作,是双方的共同需要,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有利于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事实上,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对非能源合作的规模还十分有限,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勘探开采还是贸易都与欧美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本身也是一个净债务国,因此中国对非援助是南南合作的一部分。中国对非援助按照不同的援助对象,充分考虑受援国的需要,通过友好协商与非洲国家确定援助项目。中国对非援助面向所有非洲友好国家,有助于改善非洲国家从现有国际援非体系中受益不均的状况,提高援助的有效性。

  第五,在非洲经营的中国企业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多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援建、工程承包等方式,在非洲国家承建了公路、铁路、学校、医院、体育场等众多项目。这些项目总体进展顺利,绝大多数中方企业讲诚信、守承诺,在帮助有关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就业、造福社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当然,随着中非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正积极采取措施,要求企业确保商品和工程质量,并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回馈社会,多为当地人民办好事、实事。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当今时代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中方对同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各方携手加强同非洲的合作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认为这有助于有关各方在开展对非援助与合作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际社会探讨在非洲开展合作,应当充分尊重和听取非方的意见,遵循有利于非洲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原则,通过沟通和交流,积极寻求符合共同利益的合作领域和方式。合作应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注意发挥好各自对非合作的特色和优势。只要本着上述原则,欧中非完全可以成为平等合作的伙伴。

  最后,再次感谢欧盟委员会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预祝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