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2-12-30 19:30 |
《人民日报》记者:中方发布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访华的消息。能否进一步介绍此访有关安排?中方如何看待当前中菲关系?对此访有何期待? 汪文斌:马科斯总统是中方2023年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此次访问是马科斯总统任内首次访华,也是首次正式访问东盟以外国家,充分体现了中菲两国对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马科斯总统举行会谈,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将分别会见马科斯总统。两国领导人将重点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规划和引领中菲关系未来发展。 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睦邻友好源远流长。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菲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了正能量。马科斯总统和菲律宾新政府上任以来,中菲双方就继续坚持睦邻友好、携手实现共同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期待同菲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传承友谊,深化互信,持续推进农业、基建、能源和人文四大重点领域合作,构建好邻居、好亲戚、好伙伴的“三好关系”,推动中菲关系提档加速,开创中菲友好新的“黄金时代”。 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记者:我们看到,日本今日起对中国大陆赴日及7日内具有中国大陆旅居史的入境旅客实施新冠抗原检测,并对中日直飞航班班次等采取限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新冠疫情发生三年来,中国政府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原则,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疫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和中国疫苗接种普及、防控经验积累,中方正平稳有序推进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目前疫情形势总体在预期和可控之中。我们希望日方客观正确看待中国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调整,科学适度采取防疫措施,有效保障两国正常人员往来。 韩联社记者:韩国政府今天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行入境检疫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国政府根据新冠病毒感染形势新发展,基于科学理性分析判断,本着审慎态度,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优化调整,并采取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举措,相信将极大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 中方始终认为,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多国卫生健康专家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对中国旅客实行入境限制措施。连日来,很多国家表示欢迎中方制定便利人员往来政策,不会调整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措施。希望各方继续秉持科学原则,携手保障各国人员安全往来,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法新社记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由于缺乏来自中国的信息,一些国家为应对中国疫情而采取限制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刚才已清楚表明,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连日来,已经有多国权威医学专家表示,没有必要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我们要强调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日前,中方有关部门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了中国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中国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中新社记者:《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指出,中方将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本着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请问是否有进一步的具体安排? 汪文斌:中方发布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后,不少国家反响热烈,积极欢迎中国游客到访。中方将结合中国公民出行意愿,恢复中国公民赴具备条件的国家旅游。中方将加强与有关国家沟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提供相应服务和保障,适时启动相关工作。 东方卫视记者:近日,《纽约邮报》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多起美国防部、联邦调查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国内外舆论的案例。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报道披露,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曾通过在推特设立大量虚假账号并要求推特将账号纳入“白名单”等手段,操控话题,进行欺骗性宣传,持续干预中东民众认知,粉饰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的非法军事活动。报道还披露,美国政府曾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后,持续向推特施压,打压乃至关闭在疫苗接种等问题上与美国政府立场相悖的用户账号。 美国一贯标榜“新闻自由”,但世人看到的却是,本应作为大众获取和分享信息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了美国政客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国际舆论的工具,成了美国对他国肆意“污名化”“妖魔化”的武器。 从冷战时期发起“知更鸟计划”收买媒体操纵舆论,到新世纪借“洗衣粉”“白头盔”对伊拉克、叙利亚发动战争,再到编造“世纪谎言”诬蔑中国治疆政策,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既是最大的虚假信息散布者,也是最大的“新闻自由”双标持有者。 深圳卫视记者:近日,《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发布,其中提到中国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也注意到相关报告。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为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也显示,2021年中国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中国在加强自身知识产权建设的同时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国已正式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实现了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中文已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建设,2022年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 |